科技园与计算机学院教师共探 AI+教育游戏产教融合新范式
近日,四川师范大学科技园与计算机学院教师梁智杰就“AI+教育游戏成果转化孵化路径”进行专题研讨,聚焦校企协同创新、知识产权保护及人才实践培养,探索教育科技跨界融合新生态。
双方提出构建“AI教育游戏校企联合实验室”,整合学院算法研发优势与科技园产业资源,推动虚拟教师、自适应学习游戏等成果向教育企业转化。计划年内筛选3-5项核心技术与包括腾讯教育、川内智慧校园服务商开展联合开发。
在知产护航上面,针对教育游戏交互设计、情感计算等关键技术,建立“预研-开发-应用”专利池,由科技园辅助提供专利申请导航服务,重点布局AI行为分析、多模态反馈等细分领域,预计年度申报发明专利10项以上,构筑技术壁垒。
在实践育人方面,打造“开发-测试-运营”实训闭环,依托在研教育游戏项目,开设“AI教育游戏开发实战营”,学生可参与从需求分析、代码编写到用户运营的全流程实践,优秀作品将纳入科技园孵化项目库,对接天使投资。同步建设游戏化教学案例资源库,反哺课堂教学改革。
在师生共创方面,推出“教育游戏微创新计划”,鼓励师生团队以学科知识点为核心开发轻量化游戏模块,科技园提供场景验证支持。首期将面向小学数学、英语语法等6个方向征集方案,入选团队可获得研发基金及企业导师指导。 同时,科技园与相关专业团队一起推出《AI+教育游戏产教融合实施路线图》,计划年内建成覆盖“技术研发-产品孵化-商业推广”的全链条服务体系,为智慧教育创新提供方案。